20xx年1月7日星期一
关于薪酬的答疑
一、 岗位等级划分不合理。
1、 怎样的划分才算合理。具体地说,当前认为不合理的岗位与哪一岗位的等级相同才算合理。(主要衡量标准是什么?)
2、 在薪酬设计中,使用的一些工具和因素表,是经过了许多企业的检验的,科学且客观,个别岗位由于企业性质和特殊情况而有一些出入也是正常的。(所需的准确度?)
3、 我们的打分结果与圣仑的打分结果相比,比较接近,如果大家认为我们对圣仑的实际情况了解的还不充分的话,那么,圣仑人力资源委员会的打分的结果应该是具有说服力了。(由谁来制订?决策者谁?)
二、 没有充分体现多劳多得,综合部室也有一线、二线之分,也应向一线倾斜。
综合部室没有一线、二线之分,只有岗位之间的差别。
三、综合部室的绩效工资不应按岗位工资等级划分,应按平均数发放到各科室,由各科室按考核绩效发放。各科室管理者可按一定比例拿取。才能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。因岗位等级已经体现了不同岗不同酬。
1、 计原则要体现差距化,不仅岗位工资要拉开差距,绩效工资也要体现差距;
2、 由部门管理者按统一比例拿取,容易给管理者带来一定的不便。
四、九略设计的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式的,而现状确是葫芦式的,或叫瓶颈式的。请九略公司在大会上进行有说服力的解释。
1、 金字塔式:是有一定的科学性或合理性的,更为突出了效率优先的原则。
2、 咨询公司定位:我们只负责提出建议,而不是最终的决策者。
五、业务员的绩效工资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一次性发放,不应按发放。
1、税收问题。
2、时效问题。对业务员激励的时效性;
3、 全员对公司业绩的关注;
4、 风险问题。预发利润含量工资的60%,一定程度上风险得到了防范;
六、集团和股份的综合部室的正经理和业务公司的正科长都应进二等,副经理、副科长都应进三等。因股份公司的责任更直接、压力更大。集团和股份公司的各综合部室的岗位工资标准、等级应相同,集团的员工的标准不应比股份经理的高。
1、 综合部室正经理与业务公司的正科长在管理层次上是有差别的;
2、 原来的设置没有副科长,鼓励正科长做一些业务。建议取消副主任、副科长;
3、 集团与股份的工作内容、复杂程度与承担的责任是不一样的。计财中的配额、统计。
七、现已经在某岗位薪酬等级的最高档,经考核成绩优秀者,请问能否进入上一等级的某一档?
不能进入上一等级,解决方法是进行特别奖励或进行岗位调整。
八、将来办理内退或正常退休,按现有工资标准,还是按改革后的工资标准拿工资?
内退按将来另行制定的分流办法执行,按国家社保政策执行。
九、年功工资按工龄段划分,5年以下3元,6-10年6元,每5年上涨1元,以此类推。26年以上10元。
制订的依据是什么。根据试算的结果,对现有老员工的补偿程度来制订的。
十、按照公司目前的盈利状况,业务员个人利润含量提成应提高到20%,整体(规模加利润)达到30%。
1、 受工资总额限制;
2、 受综合人员人数限制;
3、 受综合人员现有薪酬水平不可能大幅度下降的限制;
十一、建议采纳投资部的第二条建议:
将现定投资员改为投资管理和项目开发岗位,并进入相应的等级和档次。
十二、计财部反映会计人员工作繁忙的情况。
1、 劳动强度大只是职位因素中的一个因素。忙并不一定代表着岗位价值大;
2、 劳动强度大,也可能是定岗定编不合理,两个人干的活儿可能都由一个人干了;
3、 会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周期性比较强;
4、 在劳动力市场中,会计人员是不是就供不应求了;
5、 繁忙是不是就说明工作效率很高了。